#

概况


12013年四季度,全市各类用人单位通过市(县)、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用人员178427人,同期共有173699名求职人员进入市场求职应聘,求人倍率为1.03,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与上季度相比,供求总量略有减少,需求总量和求职总量分别减少了5.73%8.75%;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总量和求职总量分别增长了11.76%9.9%

 

供求总体人数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求人倍率

本期有效数

178427

173699

1.03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

   

QQ截图20140306161358.jpg

2、第二产业用人需求比重小幅上升

第一、二、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0.6%55.96%43.44%,受制造业用人需求上升的影响,二产的需求比重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3.472.28个百分点。

3、制造业用人需求回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用人需求有所下降

人力资源市场的三大支柱行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依次为52.89%9.19%8.24%。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用人需求扭转了今年以来的下跌势头,需求人数分别增加了104人和8673人、需求比重上升了3.092.0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需求比重则有小幅下降。

4、有限责任公司的用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企业的需求人数为175154人,占总体需求的98.17%,机关、事业单位的需求人数为520人,仅占总体需求的0.29%。企业之中,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的用人需求位居前三,三者合计约占总体需求的六成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有限责任公司的需求比重上升了4.040.19个百分点,受欧美市场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出现小幅下降。

5、受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下滑影响,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供求比重有所下降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是供求最为集中的两个职业大类,分别占需求总量的39.54%38.83%、求职总量的21.59%16.81%。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受三产用人需求下滑影响,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供求比重均有小幅下降,专技人员的供求比重则有所上升。

6、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略有上升

人力资源市场的两大供给主力——本地失业人员和外埠人员分别占求职总量的48.39%33.92%。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1.986.74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虽较上季度略有下降,但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61个百分点。

7、用人需求结构和求职人员结构

40.13%的用人需求对性别有要求,对男、女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是22.83%17.29%;82.65%的用人需求对年龄有要求,以16-34岁者居多,占到需求总量的60.32%;82.67%的用人需求对文化程度有要求,高中文化者的用人需求最多,需求比重为37.9%;48.58%的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

从求职人员结构看,男、女求职者分别占求职总量的54.25%45.75%;16-34岁者是求职主力,占到求职总量的73.36%;高中文化者最多,占求职总量的41.97%;49.52%的求职人员具有某种技术等级或职称。

8、农民工就业短工化现象日趋明显,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来源,根据对我市农民工就业登记情况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农民工中,60.45%的人更换过工作,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1.7个月,不足一年。我市农民工的就业短工化现象呈现四大特点:女性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更为明显、农民工短工化程度与年龄成反比、农民工主动更换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农民工流动趋于水平。从农民工就业短工化的成因分析,农民工获取更高劳动报酬的内在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日趋多元的就业意愿、生产订单的不可预测使得用人单位对短期工仍有相当数量的需求、相对较低的就业质量都加剧了农民工的就业短工化。虽然一定规模的员工流动有利于用人单位优胜劣汰,但过高的员工流动率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同时也加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难度,需要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降低农民工的流动率。

9、求职人员提高自身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意愿日趋强烈

近年来人力资源市场高技能人才走俏,供不应求的矛盾相对突出,用人单位为吸引高技能人才而提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也十分可观。受此影响,为提高自身的职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求职人员开始在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学习和技能等级考试。四季度,求职人员具有某种技能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比重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上升了3.811.96个百分点。

10、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从全市各地区需求大于求职、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排行来看,治安保卫人员、行政业务人员、秘书、打字员、物业管理人员、保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等职业长期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激烈。而餐厅服务员、推销展销人员、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饭店服务人员、裁剪缝纫工、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的需求数量远多于求职人数,用工缺口较大,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虽然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在高位运行,四季度的需求总量大于求职总量,但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11、明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走势预测

预计明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总量将有所上升,求职总量的增幅可能超过用人需求总量的增长幅度,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人力资源市场将迎来供求高峰。各行业中,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数量和比重将有所增加,各类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将出现小幅增长。求职人员中,本地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约占四成左右,外埠人员的求职数量和求职比重将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