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概况
本文统计的供求数据来自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以及江阴、宜兴和各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均为本期有效数,经统一汇总分析,基本可以反映无锡地区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情况。
1、国内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得到有力控制,供求总量平稳上升
《无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简析》显示,2021年1-5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79.41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4.10亿元,同比增长23.5%;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5.07亿元,同比增长29.6%;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0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6.26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税收收入460.63亿元,同比增长25.2%。
2021年二季度,各类用人单位通过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人员182908人,同期进入市场寻找工作的求职人员共有125546人,求人倍率为1.46,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需求人数多于求职人数的态势。与上季度相比,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50713人和37136人,增幅分别为27.73%和29.58%;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23726人和1707人,增幅分别为12.97%和1.36%。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求人倍率 | |
---|---|---|---|
本期有效数 | 182908 | 125546 | 1.46 |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
2、第二产业用人需求比重持续上升
第一、二、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依次为0.70%、64.48%和34.82%。与上季度相比,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需求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需求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
3、三产服务业增长稳定
各行业中,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用人需求居前三位,需求比重依次为59.39%、7.29%和6.54%。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86、0.13和1.8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住宿和餐饮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4.21个百分点,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37和1.46个百分点。国内疫情扰动趋于消退、服务业加快重启,服务消费“补坑”进程加速;同时企业盈利与个体户投资改善,驱动居民收入全面回暖,进一步助理消费“补坑”,从而带动了服务行业的用人需求。
4、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略有下降
企业的需求人数为179971人、占需求总量的98.39%,机关、事业单位的需求人数为452人、占需求总量的0.25%。各类企业之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用人需求居前三,需求比重分别为40.95%、17.37%和12.68%。与上季度相比,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的用人需求分别下降了0.54、1.11和0.6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的用人需求分别上升了2.32、1.05和1.64个百分点。
5、商业和服务业人员需求比重上升
各职业大类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是需求主体和求职主体。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为39.64%、求职比重为38.07%,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为24.85%、求职比重为27.38%。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3.98和5.20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18和3.8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变化不大;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4.94和12.84个百分点。疫情好转后,各地政策激励,强势拉动内需,激增了服务业需求人数,同时,也带动了外埠人员来锡求职。
6、求职人员结构稳定
求职人员中,本地失业人员占到42.35%,外埠人员占41.28%。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求职人员的构成相对稳定,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9.45和9.99个百分点。
7、用人需求结构和求职人员结构
85.56%的用人需求对年龄有要求,青壮年是需求主体, 16-24岁年龄组的需求比重为35.79%、25-34岁年龄组的需求比重为37.20%。87.65%的用人需求对文化程度有要求,高中文化组的需求比重为32.22%。53.54%的用人需求对技能或职称有要求。
求职人员中,男、女求职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7.03%和42.97%。16-34岁的青壮年是求职主体,16-24岁者的求职比重为42.21%、25-34岁者的求职比重为38.75%。高中文化者求职最多,求职比重为39.16%。72.88%的求职人员具有某种技能或职称。
8、产业转型升级 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优化用人需求结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预计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和新兴动能培育是制造业转型的两大抓手。在数字化、碳中和等重点政策方向下,未来制造业将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计算机、新能源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高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大概率也将迎来改善。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高新产业的集聚、人才的聚拢必将推动经济的腾飞。
新一线城市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容量上存在一定差距,但经济因素和城市舒适性的优势也不断彰显,在面向人才“引、育、用、留”体系的同时,还通过提供更多在落户、住房、收入、生活环境等方面利好的举措,使城市引才招才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2021年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趋势研判
1、供求总量小幅下降,供求基本平衡
进入三季度,预计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总量将出现小幅下降。用人需求在上半年的集中释放、酷暑的来临、用人单位使用部分暑期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都是造成三季度用人需求总量和求职总量下行的因素,预计用人需求总量将环比减少5-8%,求职总量环比减少3-9%。求人倍率可能略有下降,人力资源市场呈现供求基本平衡的态势。
2、三产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有所增长
二季度居民消费需求在消费场景限制放开的情况下迎来快速修复期,受到疫情反复以及国际疫情影响,服务类、出行类消费是影响消费走势的重要因子,目前国内服务类、出行类消费仍存在巨大修复空间,预计随着疫苗的大范围接种、疫情趋于好转,三季度服务业有望加速重启,带动消费修复明显提速。
预计三季度用人需求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第二产业用人需求数量将小幅回落,第三产业用人需求有所增长;二是暑假到来,居民在旅游、餐饮、健身、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开支增加,将带动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增长;三是海外经济修复提速,外需对出口支撑加强,但海外产能恢复程度有限,短期内我国出口仍将起到供给替代作用,将对市场用人需求结构带来一定影响。
3、外埠人员数量回落,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的供求缺口依然存在
进入下半年,外埠人员的求职数量和求职比重呈现小幅下降的势头,炎热的天气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本地劳动者的求职热情,应届高校毕业生将呈现季节性的小幅增长。各职业大类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人数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缺口依然长期存在,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端人才的缺口或有加大。
第一、二、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依次为615人、108879人和73414人,需求比重分别为0.7%、64.48%和34.82%。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变化不大,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产业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
---|---|---|---|---|
第一产业 | 1038 | 0.7 | +0.1 | 0.00 |
第二产业 | 108879 | 64.48 | +0.19 | +1.60 |
第三产业 | 73414 | 34.82 | -0.29 | -1.60 |
合计 | 182908 | 100.00 | / | / |
各类职业供求情况
各职业大类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是需求主体和求职主体。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为39.64%、求职比重为38.07%,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为24.85%、求职比重为27.38%。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3.98和5.20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18和3.89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0.04和0.81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4.94和12.84个百分点。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供不应求的矛盾较为突出,求人倍率分别为2.11和1.52。
职业 类别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
需求 人数 |
所占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 求职 人数 |
所占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 求人 倍率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 | |
单位负责人 | 2581 | 1.41 | -0.30 | -0.81 | 2274 | 1.81 | -0.68 | -1.78 | 1.14 | +0.11 | +0.34 |
专业技 术人员 |
29985 | 16.39 | +2.64 | -2.47 | 14193 | 11.31 | 0.00 | -7.26 | 2.11 | +0.29 | +0.81 |
办事人员 和有关人员 |
23002 | 12.58 | +2.45 | -0.97 | 18045 | 14.37 | +2.04 | -3.16 | 1.27 | +0.05 | +0.28 |
商业和服 务业人员 |
45455 | 24.85 | +0.18 | +4.94 | 34380 | 27.38 | +3.89 | +12.84 | 1.32 | -0.25 | -0.44 |
农林牧渔水 利生产人员 |
1170 | 0.64 | +0.12 | +0.18 | 1288 | 1.03 | +0.01 | +0.30 | 0.91 | +0.15 | +0.11 |
生产运输设 备操作工 |
72500 | 39.64 | -3.98 | -0.04 | 47798 | 38.07 | -5.20 | -0.81 | 1.52 | +0.01 | +0.21 |
其他 | 8215 | 4.49 | -1.11 | -0.84 | 5519 | 4.40 | -0.27 | +0.75 | 1.49 | -0.30 | -0.39 |
无要求 | - |
- |
- |
- | 2049 | 1.63 | +0.21 | -0.87 | - | - | - |
合计 | 182908 |
100.0 |
- |
- | 125546 |
100.0 |
- |
- |
1.46 | -0.04 | +0.17 |
【注】关于求人倍率的计算:表中“无要求”一栏数据,已按照表中实际各职业的需求比例分别加权入各职业求职人数,然后,再以“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加权分配后的各职业求职人数未列入本表中。以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表中“无要求”一栏处理方法同此表。
求职人员构成情况
从求职人员的类别看,本地失业人员和外埠人员是两大求职主力,分别占求职总量的42.35%和41.28%,本市农村人员占5.61%、在业人员占8.60%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较上季度上升了9.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了9.99个百分点。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有所下降。
求职人员类别 | 求职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 (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 (百分点) |
---|---|---|---|---|
新成长失业青年 |
24638 | 19.62 | -4.57 | -3.53 |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
13314 | 54.04 | +0.60 | -6.34 |
就业转失业人员 |
25834 | 20.58 | -6.95 | +0.80 |
其他失业人员 |
2688 | 2.14 | +0.01 | -0.80 |
在业人员 |
10803 | 8.60 | +2.47 | -8.11 |
下岗职工 |
0 |
0.0 |
-0.29 |
-0.04 |
退休人员 |
769 | 0.61 | +0.40 | +0.53 |
在学人员 |
1940 | 1.55 | +0.70 | -0.01 |
本市农村人员 |
7045 | 5.61 | -1.22 | +1.17 |
外埠人员 |
51829 | 41.28 | +9.45 | +9.99 |
合计 |
125546 |
100.0 |
- |
- |
招聘、应聘条件情况
求职人员中,男、女求职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7.03%和42.97%。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男性求职者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41和1.44个百分点。求职人员的性别结构较为稳定。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女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03和1.05。
性别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
需求 人数 |
所占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需求 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 相比需求 变化(百分点) |
求职 人数 |
所占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求职 变化(百分点) |
与去年同期 相比求职 变化(百分点) |
求人 倍率 |
与上季度 相比变化 |
与去年同期 相比变化 |
|
男 | 0 | 0.0 | —— | —— | 71599 | 57.03 | +1.41 | +1.44 | —— | —— | —— |
女 | 0 | 0.0 | —— | —— | 53947 | 42.97 | -1.41 | -1.44 | —— | —— | —— |
无要求 | 182908 | 100.00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182908 | 100.00 | — | — | 125546 | 0.00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