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在履行新使命中扛起更多无锡责任 在谱写新篇章中增添更多无锡华彩

发布时间:2021-12-27 15:24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杜 小 刚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向全省发出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动员令。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委研修班上强调,“以政治能力建设为统揽全面提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为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的精髓要义、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无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省党代会部署和吴书记在省委研修班上的讲话要求,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意识,以“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最前列”的领跑姿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致力在今后五年,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成为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致力在2035年,率先建成现代化强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致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跻身全球发达城市行列,成为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标志性窗口,在履行“三大光荣使命”中扛起更多无锡责任,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增添更多无锡华彩。

  一是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中探索“无锡路径”。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目标,并要求奋力跑出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加速度。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走内涵式增长道路,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念和毅力抓创新,加快推进太湖湾科创带、梁溪科技城等创新区域建设,推动太湖实验室承担更多战略任务,加强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内涵建设,推进与国家确定的所有未来技术学院战略合作,高标准建设一批重大科创载体。深化落实“太湖人才计划”及其升级版,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擦亮“无比爱才、锡望您来”品牌。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卓越产业链培育、产业基础再造、重点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培育、自主品牌建设等工程,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市场化思维,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造“无难事、悉心办”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培育一大批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家。适应新一轮对外开放新形势,推动新一轮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发达经济体市场竞争和引进发达经济体高技术高质量外资项目,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柬埔寨西港特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制定无锡市数据条例,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攻克数字核心技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数字应用场景,提升数字公共服务,加快两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打造创新、绿色、宜居、安全、韧性的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二是在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体现“无锡担当”。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全省区域协调联动,并要求苏南地区巩固放大引领优势,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我们将顺应一体化发展大势,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城乡协调联动、一体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国际化功能品质,努力以无锡一域之发展为全域增光添彩。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对接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等发展战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行动方案,推进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共建苏锡常国际大都市区和环太湖科创圈,主动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构建锡常泰湖纵向联动机制。立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加大盐泰锡常宜铁路、苏锡常快线、锡澄S1线和锡宜S2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市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国省公路、快速道路“一张网”,加快实施地铁三期规划项目和苏南机场改扩建,推动无锡(江阴)港全面融入上海港。以“科产城人融合”理念规划建设蠡湖未来城、运河湾等地区,推进城市更新,整合建设一批城市功能区,推进一批国际化重大功能设施建设;尊重城市历史肌理,注重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推进“两山一湾”项目,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建设一座让人会心一笑的城市。推进现代“美丽农居”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加快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三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中展示“无锡作为”。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更加有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推进美丽无锡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编制实施无锡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总体方案,高水平打造中瑞低碳生态城,设立零碳技术产业园,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治水、治气、治土、治固废等系列工程,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和“两河”整治提升等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太湖生态保护圈、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一圈两区”建设。健全生态治理制度,全面执行对污染防治攻坚不力市(县)区政府严格惩戒措施,落实市生态补偿条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化机制。

  四是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打造“无锡样本”。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稳步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桑梓。深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以养老、扶残、医疗等为重点的基本保障制度,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计划,落实三孩生育养育配套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抓紧推进市妇儿中心、奥体中心、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滚动实施一批优服务、惠民生、得人心的“微幸福”民生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更高水平推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五是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作出“无锡贡献”。省党代会报告把“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作为六大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并强调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的跃升。我们将“本着敬重历史、敬重人民、敬重城市”的原则,深入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着力提升文化建设品位,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新风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开展红色阵地提升计划,推进“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选树各类先进典型,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扎实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建设工程,办好江南文脉论坛、太湖文化艺术季等品牌活动,建设公共艺术中心、美术馆、交响乐团音乐厅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国家级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扩大紫砂、泥人等地域文化标识影响力,擦亮“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建设一批具有江南特征、无锡特色的重大文旅融合项目、文旅载体,争创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电影产业创新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力。

  六是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创造“无锡经验”。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纵深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我们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党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强立改废释工作,更高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执法标准化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持续加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构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经验做法,落实“接访变下访”、包案化解、积案清零、“一访定心”要求,构建“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全力争创新一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从严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妥善应对科技、网络、生物等新型领域风险,强化应急管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1000亿美元。一是主要指标稳定增长。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2.7%、19.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增幅均达到12.6%。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8.97%,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三是市场活力充分释放。1-11月,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02万户,与北京大学等11家未来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雏鹰、瞪羚、准独角兽新增入库企业分别达到968、566、4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00家;“中国企业500强”等四张榜单入围企业数均保持全省第一;上市公司累计176家。四是区域城乡一体推进。成功承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二区六市”签署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地铁4号线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用,锡澄城际轨道S1线等一体化交通建设项目加快推进;1-11月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1.1%,71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91.5%,连续十四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五是民生福祉不断改善。1-11月,城镇新增就业15.44万人,预计全年完成16万人,完成45项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1200项“微幸福”民生工程,基本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列苏南第一。六是安全态势有效巩固。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省内率先完成常住人口和重点人群的首剂疫苗接种; 1-11月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22.6%;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蝉联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惟有不懈奋斗、持续拼搏,惟有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才能把无锡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扛起新使命的责任担当、谱写新篇章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2月27日《无锡日报》文章根据微信公众号“北京西路瞭望”)

微信

微博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