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数据及解读

一季度全市就业形势分析

时间:2018-04-13 15:07    来源: 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8089/2018-00329
发文日期
2018-04-12
公开日期
2018-04-13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主题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统计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规划,统计,指标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态势,开局形势“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在经济向好形势下,各级人社部门积极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措施,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进一步...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态势,开局形势“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在经济向好形势下,各级人社部门积极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措施,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确保了全市就业形势稳中有进,总体好于近年同期水平,就业形势在新时代实现了新开局。

  一、一季度全市就业情况

  (一)就业总量在季节性波动中呈现强势特征。

  一季度,企业就业人数带动全市就业总量出现常规性下降,因春节较晚,下降周期从2月份开始,较上年晚一个月,2-3月份共计减少1.97万人,而上年下降周期共计减少2.8万人,减少量明显少于上年同期。3月末,全市就业总量261.87万人,同比增加9.61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74万人。其中,企业就业204.49万人,同比增加7.12万人,较上年末减少2.19万人;灵活就业43.13万人,同比增加2.68万人,较上年末增加0.7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14.03万人,同比减少0.19万人,较上年末减少0.26万人 。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产业强势战略效应进一步显现,企业就业情况好于上年,主要体现在节后职工流失幅度明显小于上年,下降较为平缓。一季度,企业录用16.70万人,同比减少0.46万人,企业退工18.89万人,同比减少0.74万人,企业就业人数较上年末流失2.19万人,但流失量同比减少0.28万人,缩减11.34%。因今年春节较晚,流失主 要集中在2月和3月。

  从区域来看,各市(县)、区企业就业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但总体好于上年水平。新吴区因企业用工情况好于上年,企业退工人数同比明显下降,企业流失人数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滨湖区今年企业退工人数同比增加较多,带动企业流失人数增加明显;宜兴市企业录用同比虽有所下降,但退工量同比下降更多,企业就业流失量同比出现缩减;锡山区企业录用和退工人数均下降较多,江阴市企业录用和退工人数均出现一定增长,但企业就业流失量未见明显变化;梁溪区和惠山区企业录用和退工人数同比均未出现明显增减,企业就业流失量也未见明显变化。

  从产业来看,三产企业就业比重有所上升。一季度,全市一二三产企业录用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0.08%,45.15%和54.77%,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所占比重下降0.03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下降4.35个百分点,三产所占比重上升4.38个百分点;3月末,一二三产企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0.21%、57.50%和42.29%,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二产比重分别下降0.01和3.44个百分点,三产所占比重上升3.45个百分点,与上年末相比,一产、二产比重分别下降0.01和0.02个百分点,三产所占比重上升0.03个百分点。

  从行业来看,大部分行业企业就业人数均出现流失。3月末,全市制造业企业就业人员总量为109.86万人,较上年末流失1.65万人,流失量同比增加0.64万人;服务业企业就业人数为86.42万人,较上年末流失0.43万人,流失量同比减少1.01万人。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就业人数流失较多,分别较上年末流失3084人、3020人和1583人,服务业中,商务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企业就业人数流失较多,分别较上年末流失2499人、1284人和554人。部分行业企业就业人数较上年末实现了净增,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业、批发业企业就业人数净增较多,分别较上年末净增1243人和688人;此外,建筑业企业就业人数较上年末净增627人。

  从具体企业来看,劳务派遣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和少数大型制造业企业就业人数流失量较大。全市列入监测的102250家企业与上年末相比,57222家企业期末就业人数未有增减,21621家企业期末就业人数出现岗位净增,23407家企业期末就业人数出现岗位减少。全市流失量较多的企业有:锡山区健鼎电子、康普电子和爱玛车业分别流失2541人、652人和407人,其中康普电子因整体搬迁至东南亚关闭无锡工厂;新吴区通典电子和村田新能源分别流失448人和275人;滨湖区华燕化纤流失347人,江阴市汇邦服饰流失315人。全市岗位净增较多的企业有:江阴市长电科技和兴澄合金分别净增1078人和157人;新吴区夏普电子、SK海力士和希捷电子分别净增620人、419人和347人;锡山区德林防务装备净增208人;惠山区威卡威汽车零部件净增176人。

  (二)失业指标走低推动失业风险进一步下降。

  一季度,全市主要失业指标小幅波动,稳中趋好,登记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金领取人数均延续下降态势,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一季度,全市新增登记失业人员2.83万人,同比减少0.6万人,实现就业2.82万人,同比减少0.73万人,因宜兴对14919名系统内失业一年以上未与公共就业管理机构联系的人员进行跟踪及批量注销处理,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7.83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48万人。从登记失业人员区域分布来看,江阴市、惠山区和梁溪区登记失业人员较多,分别为18811人、14135人和12681人,分占24.02%、18.05%和16.19%。从登记失业人员构成来看,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508人,农村登记失业人员8522人,被征地农民21151人,外来登记失业人员15143人,分占登记失业人员总量的42.78%、10.88%、27.00%和19.33%。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2%,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在省内与其他地市并列第一。

  一季度,全市累计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9162人,同比减少2954人,累计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1364人,同比减少2777人,期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4543人,同比减少7384人,较上年末减少2202人,延续了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回落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各市(县)区期末在领失业金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梁溪区和惠山区减少较多,同比分别减少1602人和1283人。与上年末相比,由于企业退工人数大幅减少,新吴区新增领取人数少于停止领取人数,一季度实有领取人数较上年末减少1661人,带动全市在领人数较上年末进一步 下降。

  (三)市场需求强劲持续推升求人倍率。

  一季度,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量呈现“一增一减”的态势,企业普遍招工需求较为旺盛,需求人数显著增长,但求职人数有所减少。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企业需求人数19.42万人,同比增加1.32万人,求职人数18.43万人,同比减少0.83万人,求人倍率为1.05,同比大幅度提高0.11,市场供需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从行业来看,制造业的用人需求出现强势反弹,一季度需求人数达到95380人, 需求人数同比和较上季度分别增加了6889人和26653人。

  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好于预期。根据春季用工二期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节后返岗情况持续保持良好水平,招聘进度达到预期,后续用工需求仍较为旺盛。1005户重点用工企业节后外来务工人员返岗率达到92.1%,比节前预测返岗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节后招聘进展顺利,基本达到序时进度需求,节后一个月内已实现招聘54268人,完成春季招聘计划的75.8%。未来两个月,企业用工需求仍保持旺盛水平,665户企业在未来2个月有招聘计划,占调查企业总量66.2%,计划招聘3494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2.0%。

  (四)重点群体就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一季度,全市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8059人,同比减少747人;实现就业8826人,同比增加1825人;期末实有就业困难人员13424人,同比减少3842人,较上年末减少767人。一季度,全市共引进高校毕业生7532人,同比增长4.08%。其中博士55人,硕士706人,本科3854人,大专2910人,中专7人,各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基本保持平稳。民营企业仍是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 共接收3663人,占接收总量的48.63%。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季度,全市经济增长实现高位开局,企业景气程度相应较高。展望二季度,全市就业总体稳中有进的基本格局不会变化。企业就业人数预计将在4月份停止下降转为增长,进而带动全市就业总量回到上升通道;随着春节后供求高峰的结束,市场供求总量将小幅回落;失业指标仍将保持低位运行,失业金在领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十分有限;零星企业破关减员或企业外迁现象可能出现,但对就业压力总体影响不大。下阶段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研判。依托失业动态监测和企业用工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变动,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用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基础业务数据质量,完善就业创业监测分析平台和就业失业预警系统,发挥对就业形势分析研判的支持和辅助作用;健全全市就业形势分析季度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市(县)区两级联动的就业分析工作机制。

  (二)健全落实就业创业长效机制。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出台的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加快推进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配套文件的制定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推进细化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多层次、多途径宣传和解读就业创业政策,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享尽知,推动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落地,充分发挥政策对就业的积极效应,促进政策效益“最大化”。发布“乐业无锡”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打造“乐业无锡”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强化以政策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内容的品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三)切实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强化援企稳岗举措,加大稳岗补贴政策宣传落实力度,提升政策执行力,扎实做好稳岗补贴发放工作,保障企业对政策应享尽享,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引导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稳定就业基本盘。加大用工服务力度,积极开展无锡与青海海东、陕西延安等地的扶贫帮扶和劳务合作,完善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跨地区发布工作机制,多渠道增加技能人才供给,为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

  (四)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乐业无锡”——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就业服务,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和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做好在锡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开展后续跟踪服务,进一步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就业援助实名制系统,分级管理全面掌握服务需求,精准记载服务过程,确保就业援助工作落到实处,有序引入诚信中介机构,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五)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创业宣传月活动,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优化服务改革,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突出创业载体的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资源集聚和辐射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重点在创业担保贷款、项目无偿资助等政策落实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创锡城、创易成”服务品牌,建立“创锡城、创易成”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各类创业服务信息,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

微信

微博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